首页 > 酒店新闻 > 酒店行业动态

K8凯发国际旗舰厅|全世界都在疯狂刷单,“双十一”该怎么办?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1:22    次浏览

最近小编的家里总是受到些奇奇怪怪的快递,室友打开了都是空的……好奇的问了室友,为什么快递是空的?她笑了笑,“刷单的啦”!“有什么好处吗?”有!能拿到些零用钱,正好天猫超市补贴家用……(室友正宗天猫党,生活全靠天猫淘宝)如今大家生活都离不开马云爸爸,更是成为了全中国女性的偶像,每年的“双十一”、“双十二”都是阿里巴巴大肆做广告,上头条。然而,在阿里爸爸风光的同时,假货、刷单等等一系列的负面新闻此起彼伏。那么刷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?其实……淘宝刷单一直以来都存在的,特别是那些淘宝店C店,基本上是个C店9.9个都有过刷单的经历。作为刷单自足,月入2000以上左右的人来说,这也算是一种灰色而不入主流的兼职。举个栗子:(以真实的感受来举例)一、淘宝刷单分大致分三种。1、QT团队,类似YY语音一类的,频道 - 团、组、班(其实是一样的东西,称呼不同而已)团下面会有团长-主管-副管-主持-〉培训、接待主要运作方式都是前期免费拉人进入频道,到达一定人数后,大概是可以申请四位数的频 道号码,然后开始慢慢的收取入会费,分刷手以及商家。两种的入会费会有一定差别。入会后,通常会有培训接待,刷手需要提供身份证,手机,手持身份证视频验证,大概是 这些步骤来提防骗子。培训内容基本上就是刷单的教程淘宝刷单流程通常为:自报家门: XX团 -刷单的旺旺名-QQ号-地区小号自查:在网上的查询信誉的网站,输入旺旺号,能查询到该旺旺 日,周,月 所得 到的信誉点。一般要求是 周不过3、月不过10。以及网站对该账号的评测。分为:安全、平衡、危险。 基本上商家只会要安全号,其余都不会要。刷单 : 货比三家-随便点开三个其他店的宝贝页面,浏览一分钟 - 进店、浏览主 宝贝五分钟 ,随便再点开一两个店内其他宝贝,各浏览三分钟 -收藏宝贝、收藏店铺- 假聊 -拍下付款返款 :现在一般都是刷手垫付,然后店家一天内返款,常用方式为财付通返款,返 还本金+佣金。关于淘宝刷单佣金的返还形式:一共有三种1、做完立马给你(可能会晚上统一打之类的,反正就是你做好反给你(这是秒排 佣金低。 秒排基本就是3 4 分钟一个单子)2、做完立马给你大部分,一小部分收货后 返款(一般尾款有个12 3 元不等 3、等你收货 再没好评(或者好评后)返款 给你们解释一下刷单的专业术语:1=好货比三家=进入不同的三家店铺浏览上中下截图=一个宝贝网页最上面一张截图 中间一张 最下面一张收菜=收货其他想到再补充最后再来改下 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 不算被骗了 1000 实际收入大概在8000左右 这不是刷单。ps:简单说下,经营刷单的有一些团队,团队下有一些人员,下面简称主管。主管通过qq群,YY等方式聚集了一大批刷单人员,主要是大学生,家庭主妇,和各行各业的人,当然你如果想刷加入他们得交入会费,九十九或一百五的样子,更多的就要注意了。当淘宝店需要强推自己产品(短时间做爆款)的时候,他们就会联系刷单团队,根据刷单难易程度和产品金额大小确定刷单的价格,然后一层一层分派下去。比如说谈好的刷一单八块钱,刷单团队大主管拿两块钱,主管拿三块,下面的刷单人员拿三块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一不小心把行业规则说出来了,然而小编并不提倡这样做,至少违背基本的诚信,但是由于不犯法……其实很多行业和互联网结合需要流量的地方,刷单、刷流量,刷阅读量等等,普遍存在,甚至是泛滥,最近央媒狠狠的批判了微信公众号刷阅读量的行为,这直接导致了很多所谓的人气号阅读量直线下滑,甚至影响到一些人一些号的融资前景。很多人一直以为刷单,刷流量这些行为只有中国人存在,那你就大错特错了。其实……国外变本加厉!甚至刷到了自己都不敢相信了……怎么回事?有一次小编去海淘,打开亚马逊,在一个卖USB线的页面,底下评论竟然是“它点亮了我的生活”。 我内心是崩溃的…甚至有人称赞这个USB线,“真是个很酷的充电宝!” 亚马逊的产品、Yelp的评价,总有作假,但近年来愈演愈烈,看来美国人也不老实啊!Cracked专栏作家伊万·西蒙(Evan V. Symon)吐槽道:“有一个学校书店给我承诺,如果我在Yelp上给好评,他们就给我打五折。一个修车店为了让我评分高一点,给我半价换机油。一家餐馆更有创意,他们说如果我给五星,我随时都能进门点菜,想打包多少,就打包多少。”好吧,其实餐馆们不光奖励好评,还鼓励差评呢!如果你给对门儿那家卖豆汁儿的打个一星,我给你免费甜甜圈。西蒙有一次收到了一个饭馆的邀请,饭馆承诺:“给我们打五星,就送你一盘沙拉”。西蒙给了五星,去餐馆吃了一顿沙拉。结果发现这饭馆一共就坐着俩人,一问也是为免费沙拉来的。在这肮脏的PY交易背后…饭馆们做这些也是有足够动机的。哈佛商学院2011年的一项研究显示,美国90%的网购用户,通过看评价决定买不买。对一家餐馆来说,评价每增长一颗星,总收入就增长5%到9%。面对庞大的利润诱惑,几盘免费沙拉,算得了什么呢?这些都算是业余的,其实美国也有专业水军美国有不少网站是可以用来请人“刷好评”。Craigslist、Freelancer、Fiverr这些网站,刷好评的启事随处都有:“25块钱给50个Yelp好评”,“一毛钱给五星评价”,“15块钱写一篇华丽的亚马逊产品评论”。这些人是专业的水军。往往同时伪造数百个IP地址,用黑客手段隐藏自己的行踪。 (Fiverr上的付费评价广告)他们从业多年,不会一下子给出几十个好评,而是编个程序,隔几天写一个评价。如果是人工写一个“华丽的”评价,那就更专业了。哪怕是没去过这家餐馆,写手们也能发挥想象。色、香、味、形,处处点到,足能以假乱真。 (Craiglist上的付费评价启事)为了刷好评,商户们有时候也会亲自上阵,动员店员们“刷好评”。2011年,美国巴士公司(US Coachways)的老板特梅尼(Telmany)曾亲自给员工写邮件,声称“我们公司被网上的差评写的一无是处,这让我们少挣了很多钱”。 (Yelp上评价是一星)特梅尼不仅鼓励员工们写“假评价”,还勇敢做表率,亲自写好评。在Yelp的美国巴士公司页面下,就赫然有特梅尼的五星评价:“美国巴士,干的真棒啊!”('US Coachways does a great job!')饭店和在线商户这么做,不仅伤害了消费者,还让人们对Yelp和亚马逊上的评价系统失去了信任。以后在亚马逊买衣服的时候,我怎么知道评分是不是刷出来的?这家饭馆底下的评论,到底哪些是顾客,哪些是水军呢?反击网络水军Yelp和亚马逊准备出手了,第一个办法就是告他们。2015年10月,Yelp上诉了圣地亚哥的一个律师事务所,声称该事务所提供“假评论”服务。最后Yelp和该律师事务所达成庭外和解。亚马逊就更绝了,直接上诉了1114个写手,都是在Fiverr上写假评论赚钱的。这1114人的评论都是显而易见的假评论,那几个USB线的页面的假评论就出自他们。还记得那个鼓动员工写好评的美国巴士公司老板特梅尼吗?纽约州检察院把美国巴士公司告上法庭,他本人也因此被罚了7万5千美元。 (US Coachways的老板特梅尼)法律诉讼这个方法毕竟只是扬汤止沸。只有少数几个州(如纽约州)宣布“假评价”是非法的,更多的州只是睁一眼闭一眼。大部分的假评价难以追踪,就算追到了也很难找到确凿的证据。此外,大量的“水军”来自美国境外(如孟加拉国、越南等),Yelp和亚马逊的律师也没有能力进行“跨境调查”。而且“假评价”的来源众多,告倒了一个,又冒出来十个。谁都知道,光靠诉讼,根本解决不了问题。法律解决不了的,就只能用技术解决了对于产品评价的真实性,借助人工智能可以有一个粗浅的判断。比如Fakespot网,输入亚马逊购物页面,它会给你一个用户评价真实度的估计。如果用户评价多有水军,Fakespot会给出“该网站评论质量差”的暗示。 (Fakespot给一家店家评分,用户评价质量是C)Yelp和亚马逊的评价,最早都按时间排序,评分也就取个平均值。但现在他们开始借助机器学习提高用户评论的质量。Yelp设计出一个算法,识别用户评价的语言,按“评价质量”进行加权排序。好的、细节多的评价,被顶到最显眼的位置,假的、粗劣的评价,被隐藏或者建议修改。亚马逊鼓励用户给别人的评价投票,得票越多,顶的越高。亚马逊甚至还搞了一个“荣誉评价员”的奖励系统。如果你评价的赞同数进入了世界前十名,亚马逊会把你的名字写在“亚马逊荣誉墙” (Hall of Fame Reviewers)上,供后人瞻仰。一旦上了这个“荣誉墙”,你的头像上就会挂一个“橙色勋章”。有勋章的用户评论,会更受购物者的重视。 (“亚马逊荣誉墙”的评论员排名)亚马逊还有一个比勋章更高的荣誉——“长青评论员”(Vine Voice)。亚马逊会给“荣誉评论员们”发邮件,邀请他们成为“长青评论员”。一旦加入,就必须时常写评价,保持自己的“长青”状态。亚马逊还经常给“长青评论员”们发福利,给个移动硬盘,发些iPhone充电宝,送款时尚女式包。新游戏发布前,先要给“长青评论员”玩;新书出版了,也要给“长青评论员”送几本。凭着这些特殊照顾,更多人开始认真写评论,而刷出来的评价就不会有人关注了。 (“长青评论员”撰写的产品评价)其实无论是Yelp还是亚马逊,靠的都是广大用户的参与。亚马逊的评论员,Yelp的回头客,是他们支撑着今天蓬勃发展的在线购物和服务业。今天的不少大公司(微软、苹果等)都说要鼓励“用户生成内容”(User Generated Content,UGC),可很少有人注意:UGC在丰富了内容的同时,也把“网络水军”们引了进来。当一个社交网站被网红和自拍刷屏,一个购物网站被假货和传销充斥,老用户们只能摇一摇头,默默地离开。随着老用户的离开,这些社交或者购物网站也慢慢冷落,人走茶凉。让用户自由发帖,可以把一个平台捧得很高;可一旦对用户缺乏管理,这个平台终将被疯狂生长的不良内容吞噬毁灭。或许Yelp和亚马逊的做法,可以给“拥抱UGC”的互联网公司一些启示。要想把一个平台做好做长久,别忘了奖励认真负责的真顾客,惩罚乘虚而入的“假好评”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本文由新融街网站独家原创综合,转载请注明出处!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新融街app客户端,为您提供7*24小时财经资讯及全球金融市场报价,全方位展示财经特色资讯。